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光储之家
光储之家 | 微电网如何维持能量平衡
2023-08-11
公司新闻

微电网的“源网荷储”的技术特性及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,能量平衡非常重要,结合分布式能源及微电网的政策,微电网要与分布式发电及隔墙售电、电力市场辅助服务与区域的综合能效结合起来,发挥微电网的系统价值,并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收益,这样才能把微电网应用推向市场。


微电网要做到能量平衡,经济性和安全性同时兼顾,还需要在储能、能源互联、多能互补三方面共同协作,才能整体提高系统的性能。


兴储世纪建设的微电网项目


01      

     
万荷皆可储      


这里面包括两层含义,一是所有的负荷都可以安装储能,就近储能。储能和负荷安装在一起,既方便又安全,目前在便携式3C产品,如手机、笔记本电脑、风扇、灯具、剃须刀等,都可以安装电池;二是储能的品种多样化,除了电化学储能外,还有储热、压缩空气、储氢等,负荷需要什么能源,就储存什么能源,这样可以减少能源转化的损失。


微电网的储能系统要满足以下情况的要求:


(1)在电源或电网事故情况下,储能系统能够迅速替代电源,为微电网内部的负荷供电;这种情况,储能系统相当于紧急备用电源的角色,要求系统能量密度大。


(2)在微网内大型负荷启动时,由于电流往往数倍于运行电流,因此,可能正常电源的容量不足以满足负荷的启动要求,需要储能系统提供瞬时大电流。


微电网在不同应用场合中,合理配置储能系统的功率和容量十分重要,是保证微电网系统安全、稳定、经济运行的重要前提条件。微电网的发电量一般按照就地消纳原则,以负荷为依据确定;在考虑经济性的前提下,储能在极端情况下需保证微电网系统给重要负荷持续供电一定时间。


02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
万能可互联      


       能源互联用先进的传感器、控制和软件应用程序,将能源生产端、能源传输端、能源消费端的数以亿计设备、机器、系统连接起来,形成了能源互联的“物联基础”。大数据分析、机器学习和预测是能源互联网实现生命体特征的重要技术支撑:能源互联网通过整合运行数据、天气数据、气象数据、电网数据、电力市场数据等,进行大数据分析、负荷预测、发电预测、机器学习,打通并优化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端的运作效率,需求和供应将可以进行随时的动态调整。


能源互联将有助于形成一个巨大的“能源资产市场”,实现能源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,通过这个“市场”可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各方,形成供需互动和交易,也可以让更多的低风险资本进入能源投资开发领域,并有效控制新能源投资的风险。能源互联还将实时匹配供需信息,整合分散需求,形成能源交易和需求响应。

03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
多能可互补      


       多能互补系统是传统分布式能源应用的拓展,是一体化整合理念在能源系统工程领域的具象化,使得分布式能源的应用由点扩展到面,由局部走向系统。具体而言,多能互补分布式能源系统是指可包容多种能源资源输入,并具有多种产出功能和输运形式的区域能源互联网系统。它不是多种能源的简单叠加,而要在系统高度上按照不同能源品位的高低进行综合互补利用,并统筹安排好各种能量之间的配合关系与转换使用,以取得最合理能源利用效果与效益。


多能互补要求建立能够灵活调整能源供应和需求的系统。通过智能电网和能源互联网等技术手段,可以实现能源的集中管理和协调调度,实现多能互补的目标。多能互补还需要建立灵活的能源市场机制,以便促进各种不同形式和类型的能源充分交易和互补使用。


作者:刘继茂 郭军

法律声明 | 隐私政策Copyright 兴储世纪 © All rights reserved. 蜀ICP备2021025702号-1川公网安备 51031102000041号
技术支持:北京中恒电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
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:2025-03-17 15:10:04